領我入黨的人發(fā)表時間:2021-06-07 09:12作者:曲洪智 在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之際, 回想我這個出身于剝削階級家庭的人, 能成為已有四十年黨齡的老黨員, 全憑幾位1958年轉業(yè)官兵將我領進了黨的大門, 每想到此, 我就心潮涌動,激情難抑。 說實在的,哪個青年人沒有上進心?可因我的家庭出身不好,從小學到初中,我的幾次入團申請都末能圓我入團之夢。 1961年,我調入勤得利農場漁業(yè)分場三隊當了漁工,遇到了轉業(yè)兵穆洪,他是三隊的小學教師兼三隊的團支部書記,在他的培養(yǎng)舉薦下,1962年我光榮地加入了團組織。時任三隊黨支部書記的尚爾明,是1958年轉業(yè)的中尉,一次找我談話說,聽說你入團了我很高興,還要繼續(xù)努力爭取入黨。你不要背家庭出身的包袱,要輕裝前進,黨的政策是有成份論,不唯成份論,重在表現(xiàn)。只要你努力,發(fā)揮你有初中畢業(yè)的水平,靠近黨組織,黨的大門就會為你敞開 尚書記的一番談,為我前進的路程加了一把勁,在工作中我不僅更加埋頭苦于,業(yè)余時間還在網(wǎng)房子昏暗的馬提燈下,寫新聞、搞創(chuàng)作,稿件屢屢被當時的《合江農墾報》采用。這些均得到了尚支書的賞識。 1962年末,漁業(yè)分場建置撤銷,組建漁業(yè)大隊,統(tǒng)管八十二公里的界江漁業(yè)生產,尚爾明出任支部書記。 1963年黨支部為加強漁工的政治教育,除各小隊設一名生產小隊長,還增設一名政治小隊長,我被任命為漁業(yè)大隊最大的三號張網(wǎng)隊政治小隊長,成為帶領職工政治學習的領頭人。1964年我還被評為農場五好職工,出席了農場首屆五好職工表彰大會。 可在1965年的社教運動中,有人對尚支書提意見說,他偏愛出身不好的人,讓這樣的人入團、當小隊長、當五好工人是階級路線不清。這話傳到我的耳朵里,心里立刻拔涼拔涼的。心想:一個出身不好的人,進步咋這么難呀!還給領導帶來一身麻煩。當初我不入團、不當小隊長、不當五好工人,就不會節(jié)外生枝了。便暗想打退堂鼓,再不一個勁地往前沖了,還是老老實實做個普通漁工吧。那段時間,我意志消沉,成天郁郁寡歡。正在這時,又一個58年轉業(yè)軍人出現(xiàn)了。他就是漁業(yè)大隊社教工作隊副隊長、來自軍川農場的丁某某。我至今記不位他的名字了,卻記住了他的話。 那是在社教即將結束的前夕,一天,他突然到我新婚不久的小草屋造訪,與我進行了一次促膝長談。他說,通過社教我們觀查和調訪,你是一個有上進心的進步青年,在群眾中很有威信。其間,我們搞了一次無提名海選各小隊小隊長,你不僅全票當選了三號張網(wǎng)的小隊長,還以多票當選作業(yè)站工會宣傳委員,那可是四個小隊的人集體選舉的,你的威信可見一斑,證明尚爾明用你沒有錯。只要你繼續(xù)努力,改造自己的世界觀,黨的大門就會為你敞開。努力吧,不要泄氣,我希望將來能聽到你入黨的消息! 丁副隊長的一席話,滋潤了我的心田,好像是尚支書對我談話一樣,使我這只泄了氣的皮球又沖足了新的氣體。我想到了一句俗語:是騾子是馬遛遛看。說的就是要看實際表現(xiàn)。我下定決心把今后的路走好,沿著黨指引的方向前進,決不使他們失望。 于是,我把尚支書和丁副隊長,都看成是拎我入黨的人。 1970年3月,因我在佳市當了兩年車工學徒,一紙調令將我調到修造廠當了車工。那時,修造廠全是齒輪車床,只有一臺老掉牙的馬鞍式皮帶車床,我就被安排在這臺車床上操作,干些粗粗拉拉的活兒。我從無怨言,總是埋頭苦干。 其實,我學車工還沒有3年滿徒,業(yè)務不精,我便虛心向老師傅學習,并買了幾本車工書籍勤奮自學。應該說,因為我不恥下問,虛心請教,并勤奮向書本學習,我的車工技術得到很大地提升,成為技術骨干,后來我不僅當上了車工班的班長,還代理過車間夜班車間主任,負責夜班車工班和鉗工班的生產調度工作,還兼任廠工會宣傳委員,負責全廠的宣傳工作和文藝體育活動。我還先后帶出了5名車工徒弟,并多次被評為“先進生產者”,受到農場的表彰。 我的實際表現(xiàn)被車間黨支部書記李中義、車間主任劉玉鎮(zhèn)(他們都是1958年轉業(yè)兵 )看在服里記在心上。一次,李支書找我談話說,你的表現(xiàn)很好, 還被選為農場職工代表大會代表, 咋沒見你寫份入黨申請書呢? 你是咋想的。我說,我按黨員標準干活就行,入黨不敢想,因為我的出身不好。他說,你不該背出身的包袱,寫申請是表明你對黨組織的態(tài)度。于是我寫出了第一份入黨申請書。沒想到,經(jīng)過一年多李中義和劉玉鎮(zhèn)這兩位入黨介紹人的培養(yǎng)教育,1980年3月7日,那是我終生不會忘記的日子。那天,我這個出身不好的人,加入了中國共產黨組織,在黨旗前宣誓時,我眼含熱淚,宣誓聲中, 我熱血沸騰, 一種神圣的、無比崇高的自豪感籠罩全身,我暗下決心:一生跟黨走,永不變心!一定要為國家建設多作供獻! 1982年,在知青大批返城后,農場機關缺少耍筆桿子人員,因為我常在報刊露面,又是農場廣播站投稿的常客,是年8月,一紙調令把我調到農場宣傳部,當上了宣傳干事。想不到我人到中年(45歲),搖身一變由工人變成了干部!由此,在一批老領導言傳身教下,和同仁們的幫助下,趁著國家建設的洪流,我駕著一葉小舟,在宦海中一路風順,不但沒觸礁,還由干事—黨委秘書--辦公室副主任--黨辦主任,一路升遷。還在1984年9月15日由“以工代干”轉為國家正式干部。 1998年我正式離崗退體. 但退休不退黨, 我還要繼續(xù)發(fā)揮余熱,為黨的事業(yè)添磚加瓦。退休后我被聘為場史辦主編,用十多年時間完成了一部一百零五萬字的《勤得利農場志》和一部三十萬字的《勤得利工會志》。 我告別了場史辦,又擔負起培養(yǎng)關心下一代的重任。在紀念黨的百歲壽辰之時,我以五部文學作品,多項榮譽證書及這篇小文,獻給黨的百歲生日,我知道這禮物太小太輕,不足以表達我的心意。那么,就讓我高喊一聲:中國共產黨萬歲!萬萬歲!! 也謹以此文感謝領我入黨的人! (原載2021年3月2日《北大荒日報》) 上一篇擔 當
下一篇楊寶龍到建三江分公司調研
|
推薦關注 推薦關注 副標題 明星產品
|